
西边村老宅
资产代码:GJA100068

温泉村老宅
资产代码:GJA100070

大夫第
资产代码:GJA100118
卖家自报价(元):1,800,000元
同山老宅
资产代码:GJA100083
卖家自报价(元):954,000元
状元府
资产代码:GJA100008
卖家自报价(元):2950000

新义堂
资产代码:GJA100010
卖家自报价(元):1980000

鳞翼楼
资产代码:GJA100011

衍庆堂
资产代码:GJA100014

牧得楼
资产代码:GJA100015

明玕墟
资产代码:GJA100019

昂黛亭
资产代码:GJA100021

日铸阁
资产代码:GJA100022

祖鞭堂
资产代码:GJA100023

攀麟堂
资产代码:GJA100026

撷桂楼
资产代码:GJA100028
厚福居
资产代码:GJA100043

昌盛堂
资产代码:GJA100122
卖家自报价(元):2,250,000元

明德堂
资产代码:GJA100045
西边村老宅
此宅始建于清中期,建筑简洁,朴实素雅,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赣派民居风格。外看,为长方形平面,用空半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门楣“五凤高翔”,意为五凤齐飞、五子登科。入内,其格局为三开间,一堂一厅,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室,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从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
温泉村老宅
此宅始建于清中期,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赣派民居风格,民居以砖砌墙体和土墙作为承重的砖木、土木混合结构;其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清一色的青砖灰瓦,为三开间,一堂一厅,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室,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门楣“德必有邻”,蕴含厚德载物,必有邻。
大夫第
大夫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占地4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大夫第现是鄱湖边上江姓村落人家的议事厅。传为江姓学士俊旺公,外出兰溪、乐善有道、乐善好施,于清代乾隆年间位居大夫之职,深受朝庭器重,于是朝庭督促地方官员找名师巧匠为他在他家乡打造府堂以资嘉奖和鼓励。俊旺公常年在外,但每隔数年返乡朝祭。俊旺公终老兰溪,因年久路遥,其裔孙未回故乡,此屋由族人代管,后曾作为村私塾使用。由于年久失修,此屋部分遭损,现,在保持原有风格和面貌的前提下加以巩固和维修完善,是周边地区老宅保持原貌较好的一座。
此屋为硬山式砖木穿斗抬梁混合结构,抬梁为瓜柱形穿斗。三进六间建筑布局,有叁口天井。大门保持原古典风格,门框及屋内横槛上嵌有采用浮雕和镂雕工艺手法雕刻的精美人物故事的图案,较完整地保留了厅堂墙壁上初建时的雕饰、彩绘等遗迹,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保留了原来的翻轩形式穿堂,这种直接贯串二三进厅堂的构造建筑形制,在该地区的老宅中尚属首见。
同山老宅
此古宅建于清中期,建筑格局简洁、方正,左右对称,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赣派民居风格,建筑材质以砖木和砖石混合结构为主,木构属穿斗式梁架,建筑内天井的布局,使建筑内采光良好。
状元府
此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洪莹(1780-1840),字宾华,号钤庵,清代状元,于嘉庆十四年考中进士,安徽歙县人。其论“国策”卷文,因陈言时弊中肯,深受嘉庆帝器重,特恩赐状元,委任翰林院编撰。
新义堂
新义堂原址在上饶市鄱阳县金盘岭乡新义操家村。鄱阳古老姓氏之一操氏,就居住在这里,南北朝、北周时期这里诞生过江西史上的“编外皇帝”操师乞。据《操氏宗谱》记载,北宋时期,真宗进士万成公生有洪、海、浩三子。老大居新义南山(前山),老二居新义卧龙嘴,老三居祖居新义楼下,经过几十年的变化,最终数楼下村人丁兴旺、家业繁盛。操氏后裔在嘉庆十一年(1806年)集资打造新义堂,堂内结构由前堂、前天井、中堂、中天井、后堂、后天井、跑马楼、神安(即神位)八大部分组成。
鳞翼楼
这幢建于清代嘉庆六年的老宅,浮梁鳞翼楼占地353.28平方米,二进中堂格局,徽风赣式建筑,士绅官宅,硕梁粗柱,高轩舒阔,雍容威仪,木雕精妙,刀法老达且品相上乘,二百多年主构件总体完好,少见蛙腐朽迹,是一幢十分难得的优良古宅。
衍庆堂
这幢古宅建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距今一百七十六年的历史。这幢占地330平方的小官厅,门前有泮池荷塘,金砖曲徑,这是典型旧时学堂格局,横排三间,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是四方天井,寓意天圆地方,天水归堂。房子的木雕取爽朗简刀的赣匠之风,线条古朴大气。此屋系清代名臣辛从义的祖产,曾毁于嘉庆三年的一场大火,原来是梯级错落的六间大房,火后只剩三间了,而且柱倒梁垮,完全无法居住。道光十年至十一年重建后,才形成了今天的模样。辛从义堂弟辛从悌在此屋住了七年,取名“衍庆堂”。
牧得楼
这栋建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园1780年)的官宅,原建地在江西婺源。建筑风格系徽派。二进格局,单天井,占地300平方米,带二楼。牧得楼的横匾挂在中堂正中。原天井两侧有两块腰枋,一块刻有“牧道”二字,一块刻有“牧得”二字。牧得楼由此而得名。这幢房子炫彩精良,雕刻精美。牛腿、屏扇、花版、雀替、灵兽祥禽、花卉人物布局合理,雕工精良。历经200多年风雨,依然栩栩如生,楚楚动人,是一幢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都非常高的古建筑。
明玕墟
这幢建于仙霞岭山脉中的明玕墟,是二进徽派江南建筑。明玕墟实际上是心学浙江派的游学书院,王畿一脉连同李贽一脉的心学传人常来这里交流。所以明玕墟又叫“四无堂"。"四无"是王畿派对心学的创新,其主要论点是:认为心,意,知,物是一回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则意,知,物皆无善无恶,主张以心立根。明玕墟是一幢非常有人文故事的优秀古建,虽经过修葺,但其原貌的主体部分依旧完好,木雕艺术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昂黛亭
这幢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老宅系白莲教一剑客所建。该剑客系唐宗时被流放到九江茅之元的后遗。他因仰慕一书香之家的小姐琴疏而不可得,行走江湖,流落到丰城。靠经营瓷器为生。情场失意,财运亨通。很快发达起来。建此楼后取名"仰黛阁"也另有深意,白乐天有这样的诗句:"洼银中贵带,仰黛内人妆"。仰黛是指美人的眉毛。仰黛阁是他对所爱之人一种想思之情。这名剑客叫茅三尺,外号"三尺水",剑客爱剑,三句话不离剑字。三尺水也是代表宝剑。李贺在《春坊正字剑子歌》开头便是:“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因白莲教为后世统治者所不容,也注定了茅三尺与琴疏的爱情悲剧。这幢充满剑客柔情小姐楼,前井为绣房,后井为琴房。木雕清雅幽致,尤其二楼棂花极其高雅富丽,枋板构图华美。整幢建筑如玉树临风,修轩娉婷,美不胜收。
日铸阁
日铸阁是一处茶肆,二进两堂。后厅是库,前厅应客。此楼的雕刻密度并不高,但简美精当,清雅古丽。整幢房子依樟树古建成例,择机涂朱鎏金。因年代久远,现陈迹已糊。此房选材讲究,非栋材良木不取。古建在公共建筑上贯彻以牢固实用为上,不在雕花上铺陈。一切以悦眼,耐看,安全为度。这些建筑上的特点在当地名胜“三皇宫",阁皂山,一天门,紫阳书院都有体现。“春风百草承膏沐,强掷渔蓑亲案牍,半蓬秋水烟笼中,数点寒星月满潭。用杨基的诗来颂扬日铸阁也颇恰当。
祖鞭堂
这幢建于清朝同治元年的官宅,二进格局。从建筑结构上说,它重视牢固与美观的统一,非常巧于处理原材料的本色,既能融化在整体建筑之中,达到呼应和谐的效果,又突出其本色之美,像水墨画一样充满淡雅清丽的美感。这幢祖鞭堂的两井四周,花团锦簇,但又不俗,不庸,不赘,下刀从容不迫,不枝不蔓,充分体现了徽雕艺术的大气与文化的厚重,精湛。浮雕,平雕,圆雕,镂雕手法交替使用,极富层次感。取名祖鞭堂,也颇见主人的学养和造诣。何中有诗云:"智有过荣计,先求胜主鞭“,李白也有诗句:"多逢剿绝儿,先着祖生鞭"。祖鞭二字,有先手,勤奋争先之意,也有争先创新之意。中国古代非常重视诗书传家,常常家教于堂。
攀麟堂
这幢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五年的攀麟堂,坐落于鄱阳湖畔,两进格局,典型的徽派风格,是一幢中等体量的官宅,房主人是李攀麟,乾隆二十年秀才。其房初建时是鄱阳湖河西地界最为奢侈的建筑,两个天井,一个八角天穹,一个四方天穹,腰枋、花板、形穿、屏门、梁柱选料极为精良,雕刻十分精美。尤其是八角天井的木雕,以圆雕、镂雕、平雕、浮雕,刀法老到,构图唯美,形象生动,堪称木雕艺术品,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撷桂楼
这幢建于道光年间的官厅,坐落在江西省婺源境内,一进前后堂格局,占地259平方米,是一幢徽派风格的建筑。跨门大梁粗硕,缀花组合精美,棂下花板采用满雕折线造型,三组任务分割巧妙,任务造型生动,枋板浮雕简约、清丽。卷棚与井冠呼应关照,凸显书卷气象。整体木雕构图格调高雅,不雍不蔓,从容雅正。从建筑和装饰语言上说,表达清晰,恰到好处。四角的牛腿,采用圆雕,任务比例精准,月梁用刀老达,非常唯美。窗棂与花窗雕刻疏密有序,精美富丽。
厚福居
此宅建设时充分利用地形背山而建,平面三进两天井,在构架上用到徽州常见之船篷轩、人字轩构架,其木雕月梁、雀替、斜撑、梁栿、象鼻、平盘斗、花瓶童柱等工艺精湛,堪为精品.
昌盛堂
《<昌盛堂>》又名“冯氏瓷堂”,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是由 一冯姓名昌盛所造,顾名思义 《<昌盛堂》》。
冯昌盛青年时代在今江西景德镇开瓷业作坊,由于他经商有方,瓷艺高超,所产瓷器远销海外。昌盛公晚年归故督之造宅,岁月仓桑,几经修善,民代官宅风格原貌未变, 彰显了昌盛公之伟绩,传承了历史之文化《<昌盛堂》》砖木抬梁混合结构,总建筑面积五百多平方米,有三个大厅 《前面是游厅、再是中厅、最后是正厅),
一个天井, 建筑风味别具一格, 经名师巧匠精心设计,精心雕刻, 使整个房子体现了它的艺术价值和我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化 因此宅时期太长,些木雕都得加以修复,才恢复了它原来的真实面目。
明德堂
明德堂王氏大宗祠是乐平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虽然历经五百多年,但这座古老的岭南建筑,并没有因为年代的久远而呈老态龙钟之势,它们依然耸立在中坑后辈们的面前,在尘世的风雨中,将一番似水流年娓娓道来。明德堂王氏大宗祠也被誉为徽派建筑艺术的精品。
长华村老宅
此宅始建于清中期,建筑朴实素雅,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赣派民居风格,民居以砖木和砖石混合结构为主。
建筑格局简洁,清一色的青砖灰瓦,为三开间,一堂一厅,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室,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显得古朴沧桑,岁月的痕迹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