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品产业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不断成熟的推动下,艺术品金融引起了社会较大范围的关注,艺术品金融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有了较大提升,但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本文从几个不同的艺术品金融投资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从金融资本服务于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支持金融开展两个维度来建立健全艺术品金融市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走向百姓的生活,艺术品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为艺术品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艺术品金融投资模式将具有精神价值的艺术品和有财富意义的资本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艺术品本身具有的价值能够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投资增值最大化,另一方面,金融资本能够很好地支持艺术创作,让艺术家在更好的创作环境中追寻更高的艺术成就,有利于形成一个从艺术品创作到财富实现的良好的市场环境。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类投资形式等问题,是值得思考和探索方向,只有将不断出现的各类问题妥善解决,才能走出一条合适的艺术品投资之路,从而更好地推动艺术和经济的发展。
(一)艺术品组合投资模式
艺术品组合基金是将募集的基金用于投资购买不同的艺术品形成组合的模式。这就要求基金管理人具有独到的艺术品位和投资眼光,能够寻找到艺术市场具有价值潜力的艺术品进行投资。目前,艺术品投资基金会有一个 5-10 年的投资周期。艺术品作为特殊的投资项目,需要一定的时限才能体现其艺术价值。
法国金融家安德烈·列维尔创办的“熊皮基金”艺术品投资基金组合模式,其运作方式类似于艺术品私募,由基金发起人募集 12 位投资人,每人每年投资250 法郎,期限10年,到期收回本金加3.5%的利息,超出本金部分由基金管理人和艺术家提取20%,其他投资人获得剩余 80%。熊皮基金在十年间购入145件艺术作品,包括 88件油画以及水彩、水粉和铅笔画,其中有现代派大师毕加索、塞尚的早期作品。熊皮基金运作到1914 年,艺术品总额比原价上涨近 5 倍,成为艺术品组合投资基金成功案例。
(二)艺术家信托投资模式
对于国内艺术品金融模式来说,艺术家信托投资模式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方式。艺术家信托投资模式正是直接针对艺术家进行投资,艺术品来自于艺术家,艺术家的知名度会直接影响艺术品的价值。艺术家共同信托的优势在于,艺术家的作品有专业的运营团队运作其作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作品能够更好地走向市场。
美国的艺术家共同信托(以下简称共同信托)先从市场中寻找艺术家,并让他们在20年间每年向共同信托提供一件艺术品,由共同基金负责艺术品运作,作品运营人会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将这些艺术作品推向市场并进行销售。最终艺术家和共同信托分别获得40%和28%的销售收入,剩余部分则归入集体公积金账户,每一位艺术家可以再从集体公基金账户获得一份等额的收入。
(三)艺术品对冲投资模式
艺术品对冲投资则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在艺术品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具有巨大的创新意义。艺术品对冲基金面临的问题是股票的价格走势受到很多非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例如股票下跌并不意味着艺术品市场会受影响,此时通过证券市场规避艺术品市场风险未必可行。但不论如何,通过证券市场对冲艺术品投资风险的创新之举,给艺术品投资发展带来新可行性。
第一只艺术品对冲基金由美国美术投资咨询公司提出,通过签订协议获得世界著名艺术家专门为其创作的艺术品,这些艺术作品将会为该基金带来10%的收益。同时也会购买其他一般艺术品,涉及不同的画派和不同的艺术形式。为避免在投资艺术品过程中的损失,基金管理人会从证券市场购买与艺术市场相关的股票,并买下看跌期权。若艺术品价格下跌,股票价格随之下跌,艺术交易基金就可以卖掉看跌期权以规避投资损失。
(四)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文交所)模式
除了以上提到的模式之外,国内在探索艺术与金融结合的道路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如文交所模式。艺术品证券化是文交所模式的创新所在,调动了社会闲散资金的同时,也让徘徊于艺术市场外的投资者参与进来,但普通投资者不管是对于投资还是艺术品的认识都不足,加上监管和法律依据不足,很容易让不法分子钻空子,扰乱了市场运行,给普通大众带来损失。
这些模式的陆续出现说明,民间在积极探寻艺术与金融的结合方式,在传统的艺术投资模式下,大众很难分取一杯羹,再加上配套条件并不健全,行动先于理论,导致了问题的出现。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健全艺术品与金融结合的投资模式?
(一)金融如何支持艺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金融是服务于实体,艺术品金融的主要方面还是在艺术品,当金融资本与艺术结合,相互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艺术品投资是通过发掘艺术品潜在价值,通过资本运作获得收益,收益部分是否对于支持艺术品行业健康发展有效,是否促进了后续的艺术品投资,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艺术品金融化的过程,除了模式的不断创新,还要将金融支持艺术品行业的发展落到实处,才能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二)艺术品如何支持金融活动的开展
就投资艺术品本身而言,不管文章提到的艺术品私募基金、艺术家信托投资模式、艺术品对冲投资模式、文交所模式,还是现在流行的艺术品抵押贷款、艺术品众筹融资、艺术资产管理等,最根本的是依靠于艺术品具有艺术价值的特性来实现投资、融资效益获得收益。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使得艺术品能够与金融资本结合,服务于不同的资本管理目标。发现优秀的艺术家,能甄别艺术品的潜在价值便是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在艺术发展史上日久弥新,饱含艺术价值的艺术品才会有巨大的金融价值可以挖掘。从这个角度也说明,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品都可以金融化,也不是被金融化后的艺术品就一定能实现资本收益。同时深谙艺术品组合、管理与营销也很重要,主体一致的系统性收藏相对于随意一件艺术品收藏要更有价值,越稀缺则价值越高。
艺术品支持金融活动开展,除了建立健全艺术品鉴定机制、定价机制等配套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投资人能对艺术品有准确把握,深入发掘艺术品价值。
(三)妥善的市场监管及法律支持
不论是上文提到众多艺术品投资模式还是国内对于文交所模式的探索,特别是艺术品对冲投资和文交所创新尝试,都急需妥善的市场监管和法律支持。还需要杜绝对于艺术品以及艺术家的过度炒作,杜绝散户的盲目跟风,以保证市场有序稳妥发展。目前国内文交所监管重点在上线交易的品种和模式,对具体业务操作过程和交易过程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文交所对外的信息披露不透明,出现的问题很多没有切实的法律依据。行动先于理论指导是目前我国艺术品金融面临的重要问题。
同时,艺术品市场缺乏一整套完善有效评价体系、鉴定体系、定价体系,艺术收藏家都是依靠多年经验总结,但经验不能成为成熟市场建立的依据。如果艺术品市场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就可以有效避免艺术市场出现的价格混乱现象,也可以引导投资者通过价格关注艺术品本身价值。
总之,中国发展艺术品基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配套服务不健全,还需要从各个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不断完善,只有这样艺术品金融投资才能创造真正的财富。同时,艺术与资本的结合核心在于艺术本身的价值,只有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和艺术评价体系健全的情况下,艺术与资本的结合才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艺术的大繁荣。
来源:根据陈亚兰发表于《经济师》的文章编辑整理
艺术金融业务相关事宜
欢迎咨询
黄女士 13723476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