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艺术品春拍使我们认识到,艺术品市场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与此相对应,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转型发展不可避免,认清后疫情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进程,对进一步探索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发展及其战略格局意义深远。
市场融合发展是后疫情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路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融合。二是业务融合。拍卖业不断建构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或者知识教育服务(保利的金融服务、嘉德建立艺术中心进行知识教育服务等,都是重要表现),其目的是应对七大挑战:
第一,经济发展大环境不稳定,艺术品市场规模下滑,市场信心分散动摇;
第二,市场处于礼品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型中,投资市场发育缓慢,拍卖规模持续萎缩的态势延续;
第三,市场创新过程中的投机意识严重,退出机制建设滞后,市场面临更多的压力与风险;
第四,拍卖企业面临投资市场规模提升、“互联网+”创新模式的应用发展快、国际化竞争越来越剧烈、收藏群体年轻化趋势、拍卖资源的区域化聚集态势等新情况,积极转型的任务急、压力大;
第五,拍品征集及交割困难依然存在,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第六,综合服务及其手段滞后,特别是金融服务滞后明显;
第七,对艺术品市场规律认知不足,把控能力弱,市场预期管理滞后等等。资本介入与跨界融合,有利于破解这些难题与挑战。三是新科技融合发展带来的市场创新发展。
后疫情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高度敏感而又复杂的格局:
一是国内外经济社会大环境不稳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所造成的影响;
二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周期性轮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三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底层结构性变化与转型的深刻影响;
四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内在进程的进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五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动力机制正在重塑过程中的影响。
认知应对这个复杂的局面需要正视一个背景,一条主线:一个背景是新常态、新时期、互联网+、国际化及资产化;一条主线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主线:商品化、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
后疫情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最为迫切的是要建构新的价值发现平台。新的价值发现平台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生态的建构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新的价值发现平台的出现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取向。新的价值发现平台的建构不可能是孤立的,在新的时期,它需要中国艺术品市场生态的支撑。一是新的价值发现平台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发现能力是相互适配的;二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生态的建构需要建立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较为系统与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上;三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生态的建构需要价值文化与文化环境的培育与支持。
后疫情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多重叠加的结构市场状态。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新常态,后疫情时代下行压力很大,在分析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的是要把周期性问题和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相区别,不能把周期性的问题当做结构性的问题和体制性问题,也不能把结构性的问题和体制性的问题当做周期性的问题,或混同于周期性的问题,这就需要告别惯性思维。
因此,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分清哪些是周期性因素?哪些是结构性因素?哪些是市场进程性因素?哪些是体制性因素?哪些是市场行情性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研究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正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原标题:《后疫情时代香港艺术品春拍的别样表情》
来源:根据西沐发表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文章编辑整理
艺术金融业务相关事宜
欢迎咨询
黄女士 13723476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