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由于平台化交易是一个公开交易市场,交易的规模大、影响力大,极大地引起了艺术家及参与者对艺术版权、艺术版权市场、艺术版权消费的关注,从前沿实践方面推动了人们对艺术版权的认知,以及艺术版权市场的发展。”
——西沐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 院长)
人们常说文化企业大多轻资产,这里的资产指的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性有形资产。而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体现在优秀作品、杰出人才、技术水平、品牌声誉等方面,通常以版权、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等无形资产方式体现。从艺术市场来看,艺术生产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版权形式体现的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家的创意、灵感等无形资源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要素形态。另外,版权也是文化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制度的重要作用在于确保资本能够配置到最能发挥其效用的领域,因而艺术版权的有序流动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艺术产业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艺术产业整体水平。
从产业角度,艺术版权不仅仅是艺术创作者享有的个人权利,更是围绕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的创造性应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艺术品产品化开发和商业化运作过程中形成的利益相互关系。因此,版权保护也就不仅仅是防止艺术家所享有的版权不被任意使用,更是通过授权、交易等途径帮助艺术家有效控制版权的使用,从而厘清围绕版权而形成的各种利益关系,从根本上保护艺术家权益,促进艺术产业有序发展。
对于艺术金融来说,由于艺术品的非标准特性,金融工具在艺术产业的运用受到极大限制,制约了艺术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益。艺术品资产化和金融化过程中,艺术版权有助于突破实物艺术品非标瓶颈,以标准化、可授权、可复制等特质成为连接艺术与金融的通道,从而更好地发挥核心艺术资产的市场化作用。由此设想,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因鉴定和评估两大难题而导致的滞缓,很有可能由艺术版权带来突破。艺术版权的确权、认证、鉴证、定价等有一套不同于实物艺术品鉴定评估的制度和机制,艺术版权的授权、转让、使用等也有不同于实物艺术品的流通方式和创新可能,能够更贴合市场需求,更易于引进新技术平台和新交易模式,这些都将成为艺术金融创新的机会和空间。
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文交所模式,将艺术版权保护与交易相融合,以艺术版权要素优化配置和艺术版权资产化、金融化来促进艺术品、艺术金融产品的高效、有序流通,通过艺术版权的确权、授权、交易等方式保护艺术家/艺术生产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为参与艺术版权流通和使用各环节的艺术衍生品生产者和投资者带来权属清晰、权责明确的二次保护及相关收益。目前,深圳文交所正在加紧以下两个平台的建设,力争在艺术版权方面为艺术市场和艺术金融行业提供可靠、稳定、高效的艺术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和艺术资产投融资服务平台:
艺术版权是艺术家劳动力要素和创意要素双重资源的融合产物,艺术版权交易已成为最重要的艺术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手段。以“中国艺术家版权登记管理平台”为基础的艺术版权登记托管业务是深圳文交所当前重要的战略布局,是文交所艺术金融模式的入口。经登记、认证的艺术资产可通过托管方式进入到艺术版权授权使用、协议交易、竞价拍卖等资源配置和投融资环节。
“艺版通”系统涵盖了艺品拍、艺版拍、艺享拍三大艺术资产交易平台,是提供艺术版权交易及综合服务的艺术金融平台体系。“艺版通”打通了艺术品资产、艺术衍生品及相关艺术金融产品交易流转通道,以版权交易促进版权保护和开发、优化艺术版权资源配置,以艺术金融服务产品推动艺术版权资源与金融体系的对接、服务于艺术版权资产化、金融化发展;同时落实《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精神,以艺术版权为核心探索艺术资产数字化和知识产权证券化,建设具有深圳特色、辐射全国的艺术版权运营管理平台。
培育发展艺术版权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真正实现市场主导,以金融手段完成艺术版权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当前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艺术市场发展的具体要求。2016年以来,深圳文交所转型发展,围绕“文化+金融”的基本定位,建立起服务于全国文化企业的专属于文化产业的以资本为主体的要素市场。对于其中的艺术金融板块,我们寄望艺术版权与艺术金融良性互动,以版权为切入点,按照平台思维方式,推动艺术金融发展中相关难题的破解,同时,通过文交所这个公开的交易市场,让文化艺术产业插上金融的翅膀而聚合各类要素资源,生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动力,推动艺术市场的变革和健康发展。
(《什么是什么》,来稿邮箱:4300772@qq.com)
“什么是什么”是德国青少年科普品牌,系列丛书充满趣味性,并以探索精神贯穿始终。我们借此命名《艺金杂谈》栏目内这个小板块,希望将对“艺术金融”新知的探索、疑问的探讨、观点的交流等融汇于此,即便学疏言浅,也能促进了解,启发思想,携手向前。欢迎来电来稿,各抒己见。
艺术资产(版权)运营管理平台(艺版通)
欢迎咨询
黄女士 137 2347 6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