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中国博物馆事业也走过了百余年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博物馆工作表示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博物馆1096家,博物馆总数达5788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增长至1224家,博物馆事业全面融入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大局,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非国有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大力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各地文物部门也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非国有博物馆事业,促使非国有博物馆蓬勃发展。
目前,全国登记备案非国有博物馆1860家,接近全国博物馆总数的三分之一。2020年,非国有博物馆举办展览近9400余个,开展教育活动3.2万余场次,参观人数近7000万人次,非国有博物馆正在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改革创新发展的探索者、高水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
在10月25日落幕的“2021年度全国非国有博物馆馆长培训班”上,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1名非国有博物馆馆长得到了博物馆行业领域专家的专业指导,通过学习、思考和讨论互动,碰撞激发出解决博物馆行业发展问题的新思路。在未来的博物馆工作中,他们将会把培训的学习成果转化为非国有博物馆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助力全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此次“2021年度全国非国有博物馆馆长培训班”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广东省文物局承办,深圳市文物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协办,旨在提高非国有博物馆行业人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落实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具体要求。
在10月20日的开班仪式上,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表示,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队伍,非国有博物馆馆长是我国博物馆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深圳是非国有博物馆改革发展的重要实践地,非国有博物馆占全市博物馆总数的70%以上,发展程度较高,能够为各地馆长提供有力的借鉴。各地博物馆的发展政策和环境各有千秋,各地馆长在学习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沟通,碰撞智慧。
关强要求各地馆长都要立足博物馆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结合所在博物馆的现状、经验和问题,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为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馆长课程专业
在历时七天的培训中,来自博物馆相关领域的十位专家为51位馆长授课。
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采用集中授课,实践研讨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为馆长讲授博物馆事业发展、职业道德、藏品管理、新技术运用、博物馆评估等重点内容,针对性与指导性并重,是一场非常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
课程及讲师如下:









理论结合实践,视野展望未来
学员代表孔繁利馆长就培训课程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通过这七天的学习,让他对博物馆的经营管理和前沿理念有了系统的认知,从博物馆的前期筹建设计规划,到中期的工程监理,后期的馆陈、策展和运营,方方面面的知识都得到了提高,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格局。他会在未来对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营中积极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
此次培训不仅为非国有博物馆行业的骨干人才提高了专业能力,也为全国各地的非国有博物馆馆长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互通有无,分享经验,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更有助于各地非国有博物馆形成合力,共同为我国非国有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奋进,再添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