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文化产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黑天鹅”的覆巢之下,中小微文旅企业“受伤”尤甚。现金流能撑多久?转机何时到来?文旅企业可以使用哪些财政和金融政策工具来抗疫情、促增长?……这是不少踩着盈亏平衡线过活的中小微文旅企业眼下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以国家和各省市的文旅金融政策为切入点,回答:疫情之下,文旅企业如何用好金融政策工具度过危机?
从时间窗口来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攻克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补齐全面小康领域的突出短板,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可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战争。但是,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外部冲击严重扰动了短期宏观经济的轨迹,也给很多小微企业带来了生存之忧、发展之惑。


同时,多地政府都为文旅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文旅企业提供了加大力度的金融扶持措施,一整套开闸放水、减负降费的“礼包”接续而来,助力文旅企业穿越“火线”。
广东省在三个方面采取12条措施重点发力,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体育业平稳健康发展。其中包括,省调剂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文旅企业应对疫情、缓解生产经营困难,振兴市场;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能正常经营的文旅体民营承租企业免收2020年第一个月租金,第二、三个月减半收取。同时,推出两项旅游振兴重点活动:“广东人游广东”和“全域旅游在行动”,增强民众参与力度,提升消费力。此外,鼓励各地市开展“省内联游”,并给予资金扶持。
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支持企业共渡难关,保障城市平稳运行和经济稳定增长,特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强化对抗击疫情重点单位的服务。鼓励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扩大技术改造投资,2020年2月1日—3月31日购买的设备,按不超过设备投资的5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建立防疫物资临时收储制度,鼓励相关企业开足马力组织生产,疫情期间生产的防疫物资,在疫情结束后,由政府统一收购储备。设立进口防控物资快速通关专用窗口。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下同)对辖区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疫情防控服务,按在管面积每平方米0.5元的标准实施两个月财政补助。疫情防控期间,对定点收治医院给予一定财政补助,对重点“菜篮子”经营企业保供稳价进行临时性补贴。
二、减免物业租金。
三、依法依规延期缴纳社会保险费。
四、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对受疫情影响、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企业,可以依法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3%,期限不超过12个月;或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
五、返还企业城镇污水处理费。
六、减轻工商企业用电成本。
七、依法依规延期缴纳和减免税款。对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由企业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对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延期缴纳税款条件的,由企业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延期缴纳,延期缴纳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免征3个月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八、帮助企业稳定现金流。
九、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各银行机构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减免手续费,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力争比2019年下降0.5个百分点。疫情防控期间,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费减免30%,对符合条件的其他合作担保机构给予一定的担保费补贴。政府性融资再担保机构全年免收再担保费,融资担保基金的再担保风险分担比例由最高50%提高到60%,鼓励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合作银行推荐的贷款项目实行“见贷即担”。
十、加大产业资金倾斜支持。全市产业资金优先用于扶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划拨10%的市级产业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贷款贴息,对于疫情防控期内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展期视同新增), 按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总额最高100万元的贴息支持,贴息期限不超过6个月。对受疫情影响,并已获得市级产业专项资金扶持且在建设期内的项目,项目单位可向资金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延期申请,一般延期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十一、进一步释放“四个千亿”政策红利。用好发债增信资金,为参与防疫或受疫情影响的民营企业发债提供融资支持。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可对因疫情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的优质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流动性资金支持,并实行利率优惠。
十二、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保障支持。加大巡游出租车一线驾驶员政府临时补贴力度,放宽现有每月每车1000元政府临时补贴的考核标准。设立驾驶员出车奖励机制,运营里程及时间达到标准的,给予当日50元奖励,奖励政策暂定执行2个月。鼓励出租车运营企业给予驾驶员合理的租金减免,对于落实租金减免政策的企业,给予企业对应的出租车经营权延期奖励。鼓励网约车平台对驾驶员给予一定经济援助、奖励。
十三、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疫情防控期间,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十四、实施灵活用工政策。
十五、加大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补贴力度。对2020年内根据岗位需要组织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企业,进一步提高培训补贴标准,适岗培训补贴由每人最高900元提高至1500元,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由平均每人1400元提高到2000元。
十六、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保障。加强线上客户服务,开辟定损核赔绿色通道,适当放宽理赔条件,优先处理受疫情影响出口企业的出险理赔。



治病强身:用”金融工具“治愈旧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