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圳文交所艺术资产鉴定评估中心(以下简称鉴评中心)检测业务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带着自己珍藏的艺术品来到所里进行检测,其检测通过的艺术品数量也随之增多。这一期我们继续推出《探寻检测通过的艺术品系列》推文,带领大家一同欣赏——元-钧瓷罐。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敛。器身呈天青色,内外壁皆施釉,罐身有几处黑色窑变点,罐口和圈足呈黄褐色,圈足有护胎釉,圈足内施釉。造型精美,厚重敦实,滋润如玉,胎体结实细腻。
元钧是中国陶瓷烧制的珍品。釉色天青或天蓝,部分有红色的铜红釉斑块.釉色鲜艳,釉面光泽亮 ,釉质乳浊有玉质感,有流动感的兔丝纹伴随着较大的气泡。铜红釉斑块有时呈黑,绿,红,黄,紫,蓝的交替色调出现,是一种结合窑变的艺术美,具有鲜明的特色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钧窑釉质肥厚失透,刻、划、印花不易显露,所以除了饰以彩色斑块外,也常采用堆贴花为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艺术精品的集中体现。 钧窑肇始于北宋,在河南省禹县八卦洞烧制成功贡御瓷,制作精工,以铜红釉的玫瑰紫、海棠红、天青诸色为代表作。元代时,北方诸名窑均承袭这一工艺,成为这时的一个主要的窑系诸如河北省的磁县、曲阳,河南省的安阳、鹤壁、修武、浚县、淇县、新安、禹县、临汝、郏县、内乡、鲁山、宝丰、林县,山西省的浑源、怀仁、临汾、介休,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等地,均在烧制。元钧的造型是围绕生活所需的日用瓷,陈设瓷罕见。 器型一般厚重,有长瓶、胆式瓶、花口莲座瓶、三足炉、筒式炉、荷叶盖罐、双系罐、鸡心式罐、执壶、 枕、收口碗、墩式碗、鸡心式碗、 缸、洗、盘、碟,亦烧大器。
检测元素对比表 | |||
组成元素 | 相对含量 | 组成元素 | 相对含量 |
Na2O | 0.53 % | TiO2 | 0.187% |
MgO | 0.344% | MnO | 0.039% |
Al2O3 | 10.93% | Fe2O3 | 1.963% |
SiO2 | 70.43 % | CuO | 0.0239 % |
P2O5 | 0.5195% | ZnO | [0.0032] % |
K2O | 5.317% | ZrO2 | 0.058 % |
CaO | 9.652% | PbO2 | 0.00% |
2017年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一件类似造型及釉色的元代钧窑罐(第39期古董精品拍卖会,0016拍品)可资参考。
注:文章部分内容节选至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艺术资产鉴定评估中心
王女士
0755-8826 6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