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里
有关东方甄选的热搜接连登顶
让小编在屏幕前饱餐了一顿大瓜
一时间,各大平台的流量
都因此暴涨数倍
迅猛地涌入流量
难免会引起一些想从中
“分一杯羹”的群体关注
就比如在直播间里
突然出现的“西方甄选”

近期,有网友发现某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一个名为“西方甄选”的账号。
图:白鹿新闻
此账号的名称与近期陷入小作文风波的“东方甄选”极为相似(一字之差),且出镜的一名男主播也与董宇辉有几分相似,因此被网友们称为是“东方甄选”的高仿号。“西方甄选”在12月17日下午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内容,并在当天晚间进行了首场直播,自称首场直播有将近百万的观看量。
很快,网友们开始不买账了。
在评论区有不少网友(我的嘴替)评论认为这是赤裸裸的抄袭,认为董宇辉只能被模仿,不可能被超越。

12月18日中午,“西方臻选”微博账号发文称,目前账号已被封。对于“西方甄选”的账号,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账号涉及仿冒假冒,不当蹭热,平台已将账号封禁,收回直播权限,抹除不当获取粉丝,取消其营利权限。
吃瓜之余,小编认为这起事件的背后,有一些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西方甄选”的行为,显而易见是不合理的
类似“西方甄选”这样的行为,如果只是单纯的模仿和蹭热度,并没有直接违反法律法规。然而,其行为已经涉嫌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例如经营者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社会组织名称、姓名等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那么这就涉及了法律层面的问题。
对于“西方甄选”的行为,从其名字到主播长相,再到直播内容,都有明显模仿东方甄选的痕迹。这种模仿甚至到了直接照搬董宇辉解说词的地步,这无疑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即使“西方甄选”辩称主播只是长得像,并没有直接抄袭,但这并不能完全撇清其蹭热度的嫌疑。因为在商业竞争中,任何利用他人知名度来提高自身影响力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不正当竞争。
综上所述,对于“西方甄选”被封杀的问题,从法律和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其遭到平台的封禁并不冤枉。

实际上,傍名牌蹭热点是许多品牌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对于东方甄选而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升法务能力,维护自身权利,主动维护品牌形象,并向社会明示其名下正规品牌,以避免消费者受到欺骗。此外,平台也应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保持足够的巡查密度,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畅通投诉渠道,并在第一时间对这些蹭热点傍名牌的行为进行规制,以营造一个良性公正的市场环境。在此,小编呼吁大家:
支持正版 打击盗版
PS:如果您有版权登记、保护方面的相关需求,也可以在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版权服务~
文章来源:九派新闻、中新经纬、澎湃新闻、天眼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