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2024年7月13日,第十届中国艺术金融年会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四川天府新区改革创新研究院、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西南财经大学、李可染画院、西安美术学院、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联合主办,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院、四川川博明昌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成都金融业联合会、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国艺术财富高等研究院、北外合肥国际学院中国艺术金融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博学院、四川天府新区改革创新研究院艺术金融研究中心、首都版权协会文化元宇宙研究院、元宇宙数字资产(NFT)研究发展中心学术支持,成都市天府新区明昌博物馆、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北京南山悠然文化有限公司、中粮长城葡萄酒、成义烧坊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协办,《金融时报》特别支持。
会议现场
本次年会的会议主题为“数字艺术资产及其交易的现状与趋势”。全国艺术金融界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各省市文化艺术和金融机构负责人,院校师生等200余位嘉宾参加会议。年会开幕式上,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彭天宇;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天府新区改革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李后强;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朱恪孝;山东工商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冰先后发表致辞;大会由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宗娅琮主持。发言嘉宾们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大家深化交流合作,共同看到数字艺术资产交易路径,共同推动数字艺术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入地实施贡献力量。
本届年会以“数字艺术资产及其交易的现状与趋势”为主题,设置了三个“主旨演讲”版块,分别为“主题一:数字艺术资产的交易探索与实践”“主题二:数字艺术资产的前沿问题”和“主题三:数字化背景下艺术金融创新与金融强国”。塞夫、庄颖、李京、陈曦、霍文才、徐朝辉、徐智斌、程守太等八位特邀嘉宾围绕主题一进行了主旨演讲;西沐、刘双舟、王振华、林奥杰等四位特邀嘉宾围绕主题二进行了主旨演讲;赵力、史跃峰、云大慧、徐锦熹、孙宇等五位特邀嘉宾围绕主题三进行了主旨演讲。与会专家们围绕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为国内外艺术金融前沿理论研究、艺术金融实践等开拓了新方向。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代表,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主任、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塞夫,在主旨演讲环节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数据强国规划、文化数据市场及全国文化大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新生态等内容展开介绍,并归纳总结了全国文化大数据要素交易生态体系构架和全国文化大数据要素资本化路径探索的经验与成果。
讲解现场
塞夫表示,构建数据要素的多层次市场理论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具体而言,应着力打造数据资源市场,使原始数据的资源持有者能够将其数据的持有权、加工使用权等权利,通过授权许可的方式转让给购买者,这一过程被称之为“数据资源交易”。同时,还需构建数据产品市场,明确针对垂直应用场景的需求,由数据开发方依据不同场景的具体要求,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以产品形态或服务形式提供给消费应用端。这样的市场体系将更有助于促进数据的有效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
而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通过遵循统一登记存证、数据描述、编码解析、交易撮合、可信网络、合规认证、资产评估的原则,在交易市场中起到“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功能。
中国艺术金融年会是一个由金融界、学术界与高校等机构联合打造的产学研交流研究的学术平台,旨在推进文化艺术资源的活化与价值发现。自2015年举办首届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在业界形成了较好的口碑,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推动了艺术与金融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逐渐成为行业内知名、优质、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中宣部主导、中央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国宣传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全社会广泛参加的国家级工程。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抓手和目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2〕27号),在重点任务“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中明确提出“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要充分发挥在场、在线交易平台优势,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为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确权、评估、匹配、交易、分发等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