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创意十二月组委会指导,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联合主办,深圳数字文化产业创新研究院承办的“文化数据交易场景创新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会上,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作了张树武主旨发言,以下是编者摘录的部分发言内容。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文化数据交易场景创新研讨会”现场
文化数字化是实现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路径,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也是国家文化强国建设、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过去一年,中央密集出台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一系列文件推动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这说明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了,要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打破传统属地经营、资源分散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格局,借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要致富先修路”的实体经济飞速发展实践经验,构建全国统一、资源集约、高效透明、公平公正的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平台体系,重塑数字经济新价值体系,形成网络信息高速公路,有效支撑网络治理更精准、信息资源更开放、公共服务更公平、经济协作更高效、生产服务更专业、价值分配更均衡、社会监督更穿透的新型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
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是文化数字化的核心中枢、是数字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数字文化经济,首先要重塑数字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系和生态链体系,要逐步建立以版权机制为核心的公平公正、全网透明的数字文化产品(资产)市场定价和分账机制,保障各方的利益均衡;其次要强化数字文化产品(资产)交易服务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的价值流通平台机制,包括畅通数字资源转化为数字产品(资产)的流程,建立数据交易平台、版权保护机制、可信数据空间、信用体系、统一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准入机制等。一定要强化数字产品(资产)交易服务平台的公益化属性。当前平台经济的公共服务多由企业代行国家职能,大部分为非公益性质的。为保证数字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应从企业性质转向公益或者半公益性质,才能吸引全社会参与到数字经济透明服务网络生态中,而不被大平台所操控,才能保证数字文化产品在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有序流通和公平交易。
深圳文交所是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所,承建全国唯一的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平台,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探路者和主力军。深圳文交所在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文化数据资源供需对接与要素流动、提供一站式服务生态建设以及展现文化创新与引领作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深圳文交所文化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上线仅半年交易额就突破50亿元大关。同时,深圳文交所联合贵州、江西等地方文交所,以市场机制为纽带,积极探索全国文化产权交易的统一大市场联盟(共同体)协同发展模式,正以“深圳实践”积极探寻我国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新路径,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祝深圳文交所新的一年更上层楼、前景广阔、未来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