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华盛顿指出,近期中国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新一轮楼市限购,供给侧改革推进,差异化信贷限购都在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且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将进一步限制投机性资金对房地产交易的炒作,并打击违规资金参与土地交易。多重措施或导致投资及投机资金流出楼市。
这股资金将涌向哪里?
资金有逐利性,哪个金融资产收益率稳定流动系数较高,资金会涌入哪里。价值投资规律告诉我们,资金会涌入有增值潜力的资产,价值投资或引领资金流向。此前2016年国庆期间,黄金连续6天下跌让不少投资者寒心,而股市一直以来都是不温不火。相比之下,文化产业更具有价值。
分析及预测
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2014年,增加值达到23940亿元,同比增长12.1%。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0254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07%,首次突破4%。
“十三五”期间的文化产业政策供给不仅量越来越大,而且政策出台频次越来越高,这将会极大地释放文化生产的活力。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进行一个大胆预测,2016-2020未来五年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50%,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将达到53647亿元。
文化产业是未来中国的“国家战略”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自2016年“两会”公布艺术品的公开上市后,大量热钱与财富人群涌进艺术品市场,收藏变成投资。市场上引领风骚的不再是传统藏家,而是呼风唤雨的金融资本。
而越来越多城市的楼市限购等调控政策也大大的刺激的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出路,大量资本家饿狼般的眼神瞄准了艺术品收藏市场,他们大肆购买行家手中的藏品,最后行家手中的货被卖光后,传统的意义上的收藏也就进入末期,资本大佬和热钱已成为市场主角,艺术品市场将飞速发展,哪里有钱,哪里就有市场。
日前,中国古代艺术品著名鉴定专家,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检验检疫学会艺术品鉴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正心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作讲座时即表示,近几年随着金融资本进入艺术品文化领域,将文物艺术品变成一种投资品,实现金融资本与收藏、文物艺术品投资的融合,文物艺术资源变为金融资产。随着这些资本的介入及相关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已进入文物艺术金融化的初级阶段。艺术品的投资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以国家赋予的文化+金融先行先试的政策为导向,以国家关于创新驱动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战略为出发点;以服务于文化产业实体经济为立足点;以支持中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为专注点;涵盖文化产权中的物权、非物权、人才产权全要素;覆盖文化企业资产处置、资本融通、股权交易、产品流通全产业链;囊括登记托管、招标发布、募集发行、挂牌交易、公开拍卖全交易手段;整合柜台交易、线下撮合、层级路演和线上交易全平台服务;专注于建设专属文化产业的行业性资本市场“文化产业板”,服务文化产业实体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