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
要闻
古建资产管理 | 老建筑的改造是一场人文回归之旅
来源: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09日
阅览:
1094 次


杭州华侨城芳菲与城生活艺术馆,是一处改造后的老建筑。它原本是一栋位于风景区内临水餐厅的老屋。设计团队为实现其室内与建筑、户外景观、在地环境的共生,保留了原有承重柱体结构和外形特征,将内部重组,打造了一个视觉玩味与悠长内涵并存,新颖与传统有序连接的场所。“以城市的风韵气质为基调,将内敛雅致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的设计语言,以此延续老建筑的良性更新。灌注其中的人与物件、自然的情感关系,是对传统精神的回应,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更是源自生活本身的诗意”,设计师方磊说到。


5deda4bfd94d5.jpg


改造中对材质的克制与平衡,开创性的现代化科技感设计,灵动的分割技巧,传统古朴的茶台,呼应周边景色的写意挂画,是对传统物态的解构与再造,也是艺术格调的升华。这栋改造后的老建筑,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吸引了无数的目光,让人不禁感叹,原来古建也可以结合现代、艺术、自然、文化于一体。


5deda4bf4507e.jpg


深圳文交所在保护和利用古建方面,一直秉承着积极的态度。我们对这些古建资产资产化管理的方式就是为其附加多重金融化的手段:财产保险、银行资产托管、信托管理,同时对托管的古建资产植入企业和个人会馆、博物馆、艺术馆、精品酒店等文化内容和盈利模式,让沉睡的古建变成“活的资产”,不仅拓展了其功用价值,同时也提升了审美效果,既是美的展示也是文化的延续,更是活态地利用保护。结合我所的资源,联合各机构与团队,为这些古建资产提供合理管理与方案,旨在还原建筑亦今亦古之态,实现一场人文回归之旅。


历史感是古建筑本身,艺术是其内涵,我们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也要对建筑本身的艺术、文化加以延续传承和发展创新。虽然很多古旧民居达不到文物的等级标准,但却具有鲜明的风貌特征。传统的老建筑其实就是城市历史最好的见证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救活老建筑,是在保护中加以利用,在利用中持续保护,是让这些建筑获得重生的机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业务咨询请联系


杨先生 13302450802

马先生 18637660099






◆◆精彩回顾◆◆

 

中国古建民居
资产管理计划

招 募

A类——面向全国招募整体性古建构件标的

B类——面向全国招募现存古村、古镇古建标的

C类——面向全国招募散落古建构件

D类——面向全国招募已建和在建仿古文化园区和村镇标的

强力征集 | 中国古建系列文化园区面向全国征集功能性、景观性古建标的

古建资产管理丨中国古建民居资产管理计划 第二阶段交易标的发布!

相关推荐
×

您已成功提交活动报名信息

可前往个人中心查看报名状态

深圳
SHENZHEN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5008号
电话:0755-88266839
邮箱:szwenjiaosuo@126.com
QQ:3446235353
北京业务联络处
BEIJING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58号晋商博物馆1c
电话:010-84244880
邮箱:szwenjiaosuo@126.com
QQ:1124357341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
拍卖经营批准书:4406441100002018   广东省文物拍卖许可证:粤文物证201900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783号
Copyright 2025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 粤ICP备11099274号
用户登录
确定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
用户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定
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
手机注册
发送验证
已有账户?立即登录
注册
×
完善资料
姓名:
公司名称:
地址:
保存
×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下一步
×
密码重置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确定
×
深圳文交所
掌柜文化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