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2020年12月19日至21日,为期3天的2020年全国艺术金融应用人才培训班成功举办,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互动研讨”的形式,为艺术金融领域相关人员提供专业知识、行业知识、产业知识、金融知识和行业实践等方面的培训。在此次培训中,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分享了近些年自己在艺术金融领域的探索,其中,“艺术品资产化”是其中热门话题之一。
——笔者
艺术资产是什么?艺术品如何资产化?艺术品资产化的瓶颈是什么?关注艺术金融首先会遇到这些问题,也是讨论艺术金融最基础的问题。在2020年全国艺术金融应用人才培训班上,专家学者、业界精英从不同方面分享了各自的所思所得,但都不约而同谈到了艺术品的资产化。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宁强在专题讲座《艺术金融的两个前提——估值与资产化》中提到,估值是艺术品资产化的基础,艺术品资产化对于解决当前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宁教授还对艺术品资产化的重要环节——估值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介绍了艺术品估值的重要性以及中美在艺术品评估方面的差异。
博雅艺术财富管理创始人李乐主讲《艺术品投资与金融实践》,也提到了艺术品的资产化。艺术品为什么可以成为资产?主要在于艺术品具有升值的空间、抗风险能力强以及艺术品是身份的象征这三点属性。“什么是艺术资产?”李乐认为,95%的艺术品是不能成为投资品的,艺术品要成为资产首先它得是艺术品中的精品,其次流动性要强,最后购买该艺术品的时间、渠道和价格要合理。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艺术品才能算是资产。
曾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艺术品的资产化,是在确权、确真、确价基础上,通过文化传承、价值挖掘,实现金融功能,成为可流动资产。通过艺术品的资产化、金融化,可实现艺术品的流通性、信用性、金融性,从而将艺术品计入社会资产、财富信用体系。可以说,艺术品资产化在艺术金融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艺术金融的逻辑起点是艺术品的资产化,而艺术品的资产化需要建立在确权、确真和确价的基础上,只有经过确权、确真和确价的艺术品才能成为艺术资产。而这“三确”在现实中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成为阻碍我国艺术金融发展的瓶颈。在确权方面,由于我国艺术品的来源渠道众多,而市场的传承又没有连续性,从而导致了我国艺术品的权属关系难以确认。在确价方面,由于影响艺术品价值的因素众多,这样就使得艺术品的价值波动较大,价值也难以确认。艺术品真假的鉴定,更是一直以来艺术市场的核心难点。因此,我国艺术品的资产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艺术品的“确权”、“确真”和“确价”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体系。
深圳文交所艺术金融平台的入口即为艺术品资产化平台——中国艺术版权管理系统,以艺术品实物及其版权的资产做作为艺术金融业务的发端和资源库,通过登记、托管、授权、交易等方式打造艺术资产流通闭环,并以此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金融服务。我们希望通过中国艺术版权管理系统为艺术品及其版权的资产化提供更为可靠的路径和完善的服务,为艺术金融全链条业务提供基础保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艺术版权管理系统打破了艺术品实物资产的单一标的,将艺术版权作为主要资产标的,以艺术版权为突破口,涵盖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衍生品等各类别,突破传统的鉴定评估瓶颈,探索多元化的艺术资产标的交易流转和授权使用模式,不断提升艺术资产价值及其效益。
(【什么是什么】,来稿邮箱:2912772717@qq.com)
WONDERFUL REVIEW
☑ 艺金杂谈丨【什么是什么】关注艺术金融是关注什么
艺术金融业务是深圳文交所的主营业务。艺术金融业务以艺术品资产化为方向,以艺术品投资为指向,以艺术品资产的版权化、数字化、金融化为手段,通过艺术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集登记、托管、信息发布、资产交易、资产管理、投融资服务为一体的业务生态,通过艺术资产托管、艺术资产拍卖等交易平台应用场景,解决艺术资产流通瓶颈,促进市场资源合理高效配置,赋能文化艺术品产业。
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