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艺术品,是华夏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艺术的结晶,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古典艺术品收藏始终是达官贵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文人雅士关涉理想、价值、情感、趣味等生存方式的体现。
当下的中国,中国古典艺术品收藏将被整体视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通向国际化的进程,文化产业已由悄然起步而在瞬时间形成了澎湃激荡的大潮。在这种局面下,不光是思维开阔的文化商人和目光敏锐的财富精英迈向了文化产业的道路,社会各阶层也纷纷涌向了中国古典艺术品投资行业。
然而,中国古典艺术品的投资,毕竟不同于普通产业的投资,这种深含文化和艺术的资产形态,有其特殊的专业性和价值规律。
一般收藏意义上的选择,多半偏重对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取舍。而做为投资标的中国古典艺术品,则不仅要考虑到历史、文化价值,更要考虑到其审美价值、工艺材质价值,以及其特殊“身份”、存世量多少等各方面因素。
拍买卖市场的行情始终影响着中国中国古典艺术品的价值走向,国际国内拍卖市场始终是中国中国古典艺术品的晴雨表,是目前国内中国古典艺术品价值评估的参照系。
纵观国际国内拍卖市场十年的拍卖年鉴,深受追捧,屡创高价的拍品种类大致如下:
古陶瓷类拍品
主要有宋代五大名窑系列;
元、明青、花斗彩系列;清代官窑彩瓷系列。

托管资产名称:珐琅彩花卉双龙胆瓶
资产托管代码:AC2020050036
卖家报价:1,750,000元
大概因为:宋代以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瓷器著称于世,是中国瓷器烧造史上的一座巅峰,瓷器的胎釉、造型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尤其崇尚天然的青色和窑变,具有极高的审美品位。元、明青花瓷器,开启彩绘瓷器之先河,白润的瓷器表面,绘以纯粹的青花纹饰,高洁素雅,迎合了西方人的审美习惯。成华斗彩,之所以备受青睐,是由于初创斗彩新品种,以及“出身高贵”。清代粉彩、珐琅彩瓷器,五彩缤纷,画工精湛,宫廷技艺,彰显富丽堂皇。
书画类拍品
主要有宋代山水、人物系列;
元明青绿山水系列;民国写意山水花鸟系列。
大概因为:两宋山水画,是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典范,各种皴染技法在继承和创新中臻于成熟,注重意境营造和儒、释、道等哲学思想的表达;人物画,追求形神兼备,为传统人物画注入了灵魂和思想。元明时期的青绿山水,在继承两宋山水血脉的基础上,追求精细化,规范化,虽少有创新,却以精美见长。民国诸位大家,在山水和花鸟创作方面,既有良好的继承,又有推陈出新,一如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在继承和创新之间,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大概因为:商周、战汉青铜器,历来被称为国之重器,它融书法、绘画、社会文化于一体,承载着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物证。
大概因为:红山古玉是史前玉文化的代表,各种图腾,刻画着华夏民族最早的生活和思想,我们仿佛跨越时空,触摸到历史的源头。一脉相延,当历史让我们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时候,仍是雕栏玉砌,锦衣玉食。

托管资产名称:铜鎏佛像
资产托管代码:YSGJ4C00040
卖家报价:380,000元
大概因为:历史上宫廷佛造像最盛的时期大概有三个,即北魏、永乐和乾隆。其制造工艺登峰造极,精心塑造的偶像,披上金色的外衣,俨然可敬,她曾经是我们庶民精神的支撑和抚慰,更是一段君主“慰百姓,安天下”的往事。
这些拍卖市场中深受追捧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不仅具备同类中国古典艺术品中共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多的是因其艺术的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品位。同时,其特殊的“身份”(官烧、宫造)记录着她的尊贵和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
因此,一件上好的中国中国古典艺术品资产,应同时具备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艺术的独创性、尊贵的“身份”等多重价值内涵。所具选项愈多,身价愈高。
拍卖市场自然筛选的过程,为我们拟定了中国古典艺术品中优质资源的基本概念,为艺术品金融化投资,奠定了基础和方向。
当今背景下,中国古代艺术品因其多重的价值内涵,不可复制的属性、高浓缩的含金量,为资本市场所看中。
股市的不景气与高风险,房地产行业的停滞,使得缺乏投资方向的社会财富精英,更加倾向于投资中国古代艺术品。
国际方面来看,据《21世纪经济导报》2018年1月8日报道,伦敦艺术品基金将10亿美元基金投入到亚洲市场,向亚洲藏家提供艺术品贷款服务。该基金CEO及创始人Philip Hoffman表示:2018年初,这笔资金已分别在上海和香港投入使用。
后疫情时期,国际投资环境受到巨大冲击,欧洲、日本等多个地区的金融出现负利率现象,大量投资热钱涌向中国,而国内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持续利好,以民生银行领先的多家银行、保险部门也在积极展开中国古典艺术品金融化投资的相关业务。这些迹象足以表明,中国艺术品金融化投资的大环境已经形成。
优秀的中国古典艺术品,因其稀有性、不可再生性,注定成为金融化投资过程中的优质资源。
作者:王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