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结束的
第二十届文博会上
深圳文交所展馆内
出现了一个“圆滚滚”的身影

唤醒机器人现场实景图
外形可爱的“它”
背后都有哪些故事?
让小编带你一块看看吧~“老龄化”现象已逐渐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在全球范围内,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老年人口占比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老年疾病增多以及未来社会挑战的焦虑情绪。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数智交互研究所
其中,阿尔茨海默症等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而长期护理的需求亦随之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对于能够实现早期筛查与辅助护理此类疾病的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吴佩平教授及其团队始终关注着这一现象,尝试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破解该难题。

吴佩平
研究领域:交互设计、用户体验
荣誉:主持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课题、主持国家文旅部科技创新课题、国家教学教改等项目;作品获德国红点、IF、IDEA、意大利金罗盘等国际大奖30余次;发表CSSCI、SSCI、EI论文10余篇;担任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互联网+、数字艺术大赛、DIA等项目指导老师;
设计主张:从“未来体验”视角理解并创新应用人机交互技术;从“系统思维”设计创新数字体验、服务流程和商业模式;超越技能和美学基础,探索感知和行为、情感和心理、文化和习惯领域,创造人工智能系统之间有效和令人愉悦的交互方式,创新用户体验良好的数字交互产品和服务;
主打“陪伴”的“唤醒”机器
据吴佩平教授介绍,“唤醒”机器人是根据阿尔兹海默症早期症状中的表情淡漠特点,利用情绪识别技术进行早筛的AI陪伴型机器人。
产品外观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数智交互研究所
该机器人具备信息收集、阿尔茨海默症(AD)症状早筛、唤醒记忆等功能。
技术框架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数智交互研究所
设计旨在为老年人提供陪护的同时,对有可能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提供早期筛查,及时提醒家人并启动记忆唤醒模式,延缓症状发展,改善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
“记忆星球”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数智交互研究所
“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唤醒机器人搭载的情绪识别技术能够识别出老人可能存在的包括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等大脑衰退迹象,患者及家人可以更早地发现并进行诊断,做好应对措施。同时,唤醒机器人的“记忆星球”功能,能够在日常陪护中持续收集和整理用户的图像、声音、视频等日常生活数据,形成独属于个人的信息数据库。基于记忆星球的数据,当检测到老人有AD早期症状后,机器将启动唤醒功能,通过情绪识别捕捉患者的情绪状态,并计算识别判断出当前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启动记忆星球中能唤起患者情感和记忆信息,促进大脑的运动思考活跃度,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病情的发展。”吴佩平教授表示。
“记忆星球”服务流程图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数智交互研究所
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多元化场景应用
目前,陪护机器人市场正逐渐火热起来,具备智能化护理功能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填补人力不足的空缺,还可提高医疗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家庭照护者也将成为潜在的用户群,他们期望能获得更便捷、个性化的护理解决方案。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数智交互研究所
吴佩平教授表示,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能采用先进的情绪识别和记忆储存技术,通过情感互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照护,注重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打造出符合人性化需求的界面和交互方式,为患者和照护者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使用体验,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和价值,也推动了智能医疗设备的设计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虽然唤醒机器人最初设计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筛查和护理,但它的功能并不局限于此。未来,这种机器人可以拓展到更多领域,如情感障碍唤醒、健康行为认知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AI助手。这意味着唤醒机器人在市场上的潜力远不止于老年护理市场。”吴佩平教授也表示。
共建合作关系,激发文化协同创新力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深圳文交所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数智融合与人才培训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展望未来,深圳文交所将与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深化合作,在文化产业数字化、艺术领域人才培育等方面,全面激发智能设计创新力、艺术生产创新力以及文化协同创新力,共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与进步。